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78节(1 / 2)
当然,他们轻易也不会主动离京的,毕竟远离了朝堂,他们之前经营的一切也就白费了,相应的,离那个位置也就越远了。
相比于前面父子几人难得的温情时刻,安清她们这边就是常规操作了,她和九福晋陪在太后和宜妃身侧,有说有笑地逛了起来。
太后看着安清这个农庄,真是越看越喜欢啊,都赞不绝口夸一路了。
“皇玛嬷要是喜欢的话,随时来这里住啊,我给您和额娘都留了院子的,每日一直都有人打扫呢。”安清笑着说道。
当初修府邸时,她和胤祺商量了一番,给太后和宜妃单独留了个院子,院子的修建风格也都是两人喜欢的。
小宝在一旁还很是积极地附和道:“对啊,乌库妈妈,您的院子里额娘还让人种了许多花,孙孙去瞧过,可好看了。”
太后脸上闪过一丝欣慰之色,看着安清无奈道:“之前不是说了吗,不用特意留个院子给哀家,又不能来住,多破费啊。”
老五这府邸本也不是多大,这农庄又占了大半的地方,她虽还没去前院看过,但也知这府邸的院落定是有限的,又何必白白浪费一处呢。
宜妃也跟着说道:“就是啊,我先前也说他们来着,谁知他们当面答应的好好的,背地里却阳奉阴违。”
两人话虽这般说着,但眼底的笑意却是骗不了人的,特别是宜妃,就因着老五在府邸单独给她一处院子的事,让她在惠德荣三妃面前扬眉吐气了好些日子呢。
毕竟,她们在自己个亲儿子府邸可没这待遇啊。
“乌库妈妈,玛嬷,话不是这么讲的哦,额娘说了,咱们是一家人,府里自然要有你们的院子,虽然你们不能过来住,但该有的还是要有的呢,意义不一样。”小宝一副小大人的模样,头头是道地说道。
太后瞧着稀罕的不行,“呦,咱们弘晊还知道这么多呢,真厉害。”
小宝挠了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道:“回乌库妈妈,孙孙其实也不太懂,这些都是听额娘说的。”
几个大人顿时被小家伙的诚实天真逗乐了,小宝虽然不知道她们在笑什么,但也不妨碍他跟着大家一起傻乐。
安清看着自家傻儿子,简直是没眼看,但提起太后和宜妃那院子的初衷,也确实是如小宝所说的那般,她是打心底里把太后和宜妃当成家人看的。
据她所知,太后的那院子,多半是用不上了,康熙主张以孝治天下,只要他还活着一日,碍于孝道,他也不可能让太后出宫住的,但宜妃却不一样,她还是有机会的。
历史上,康熙在离世之前曾特意下过一到圣旨,内容是在他离世之后,准许生前有子嗣的妃嫔可以直接移居到儿子的府邸中去生活,不用在宫中独自生活。
旁的不说,单从这道旨意能看出来,康熙死前是真的为这些后宫嫔妃的出路仔细考虑过的,这大概也是在死前对这些曾经陪伴过自己的女子做最后的交代。
而这道旨意也是康熙打破当时宫廷规制所定下的,所以,此时宜妃她们不晓得也是正常。
安清见太后是真的很喜欢他们这府邸,于是笑着说道:“皇玛嬷,您以后可以过来小住嘛,偶尔过来住个日的,无伤大雅。”
就算旁人知道了,也说不了什么的,胤祺毕竟在太后膝下长大,等他们离开后,太后因想念孙子,偶尔过来小住几日,也在情理之中。
太后听到这话,确实有些意动了,她是真的很喜欢老五这府邸,特别是这个农庄,每日闲来无事过来逛逛,醉心田园山水,体验农耕之乐,想想就自在。
九福晋默默在旁边瞧着,心里也将这一点记在了心里,是啊,既然是一家人,那日后他们的府里也定要是给皇玛嬷和额娘留处院子的,还是五嫂想的周到。
好在他们明年才能出宫分府,宫外的府邸如今还在修建中,等今个回去她就要同自家爷说说这事。
安清估摸着时间差不多,冲着小宝招了招手,道:“去同你皇玛法和阿玛说,咱们去前面的亭子歇歇吧。”
小家伙这个时候正是求表现的时候,一看额娘给他派活了,立马屁颠屁颠跑了过去。
他们一众人很快来到了前面的凉亭,安清已经让人提前准备好了茶水糕点,还有园子里刚摘的新鲜水果,这逛了好一会了,确实是有些累了。
康熙把小宝带在了身侧,能看出来他还是挺喜欢小宝这个孙子的,而小宝这小子又向来会哄人,没多会,就将同桌上的康熙、太后和宜妃逗的哈哈大笑。
安清忍不住同身侧的胤祺吐槽道,“瞧瞧你儿子,那小嘴给抹了蜜似的,也不知道这小子随了谁了。”
胤祺默默转头看了她一眼,意思不言而喻。
安清:“……”
好吧,这点她确实赖不到胤祺身上去,但这小子也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吧,他可比自己能哄人多了。
“五嫂,咱们聊聊呗。”九阿哥冲着安清使了个眼色,示意她去旁边聊。
安清转头看向胤祺。
胤祺轻点了点头,低声道:“你去吧,这里有我呢。”
两人都大概猜出九阿哥所为何事了,安清也没多想,起身同九阿哥走出了凉亭,“怎么了,你这是又琢磨出什么赚钱的买卖了?”
九阿哥摆了摆手,“瞧五嫂说的,这赚钱的买卖哪里是这么好琢磨的啊。”
安清挑了下眉,问:“那你喊我出来做什么?”
九阿哥回道:“没怎么啊,这不是看你和五哥这几日就要离京了吗,我就是想着再给你汇报汇报咱们商行的情况。”
安清一听是这事,说道:“不用,商行的事你做主便是,经商这方面你比我精通。”
九阿哥却很坚持,“那不成,你是咱们商行的大股东,有些事情你还是要知晓的,亲兄弟明算账嘛。”
安清见他这般坚持,也只能硬着头皮听他说了起来。
但因着她对经商的事实在是没什么兴趣,听着听着就不由走起了神来。
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九阿哥,安清心里还真是不免有些感慨的,这几年她和九阿哥合伙做的买卖越来越大,成立的商行更是贯穿了南北,已经初见规模,不得不承人,小九这小子是有点经商天赋在身上的。
三年前,他们凭借着那印字苹果赚到了第一桶金后,九阿哥就一直在苦思冥想要做什么生意,他试着开过酒楼,也开了几家铺子,虽说也都还不错,但这些小买卖显然满足不了他的雄心壮志。
突然有一日,他跑过来找到安清和胤祺,说自己找到了一个非常赚钱的路子,安清当时还没太当回事,但当九阿哥说完,她整个人都愣了。
他所谓的赚钱的路子,就是后世历史上九阿哥那赫赫有名的堪称大清三角贸易的走私活动!
“不行,你把丝绸运到北方去卖,这个没有问题,但是大清明令规定,东北的人参鹿茸这些物产是不许私人买卖的,皇阿玛知道了饶不了你!”安清厉声反对道。
东北这些物产都是由内务府经办的,你搞走私,还搞你老子的钱,是多想不开啊。
就在安清以为得好一番说教时,谁知九阿哥一脸‘你当我傻’的表情。
“五嫂,你放心吧,之前咱们说好的,只做正经买卖。”
安清愣了下,不解问:“那你这是?”
九阿哥老神神在在地回道:“这还不好办吗,我找皇阿玛合作不就得了,这内务府每年经办这些东西的收益我都查清楚了,这中间的利润虚着呢,我若是能让皇